NASA公佈木衛二探測器最新數據,發現液態水活動跡象
美國太空總署(NASA)日前公佈「歐羅巴快車」探測器傳回嘅最新數據,話喺木衛二表面嘅「塔拉雷谷」附近偵測到強烈嘅液態水噴射活動,噴射高度仲有100公里咁高。科學家話呢個發現證明木衛二地下海洋嘅活性比之前估計嘅更高,好可能存在適合微生物生存嘅環境。今次探測仲用到新嘅紅外線成像技術,拍到咗冰殼下嘅水流分佈圖,相關研究報告已經刊登喺《科學》期刊,好多學者都話呢個進展為尋找地外生命邁出重要一步。
歐洲央行宣佈維持利率不變,釋放明年降息信號
歐洲央行喺最新嘅貨幣政策會議上,宣佈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喺4.5%不變,呢個係連續第五次凍息。不過行長拉加德之後發言話,隨住歐元區通脹率逐步回落至2.3%,接近2%嘅目標水平,明年第二季度有機會啟動降息週期。消息一出,歐洲股市即時上揚,德國DAX指數漲咗1.2%,法國CAC40指數都漲咗0.9%。分析師話,今次信號對企業融資同消費市場都有提振作用,尤其利好製造業同房地產業。
巴西成功舉行「亞馬遜雨林保護峰會」,30國簽署合作協議
巴西政府主辦嘅「亞馬遜雨林保護峰會」日前喺馬瑙斯閉幕,來自30個國家嘅代表簽署咗《馬瑙斯行動綱領》,承諾未來五年內將雨林砍伐率再降低50%。峰會仲成立咗「亞馬遜綠色基金」,籌集到200億美元資金,用於雨林修復同原住民社區發展。巴西總統盧拉話,今次峰會標誌住國際社會對雨林保護嘅共識進一步加強,與會國仲同意建立雨林監測衛星網絡,實時跟進保護情況。
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啟動全球巡演,首站登陸東京
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日前宣佈啟動為期兩年嘅全球巡演,今次巡演以「莎士比亞與現代世界」為主題,帶來《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經典劇目嘅全新改編版本。首站演出喺東京文化會館舉行,開幕場門票開售3分鐘就售罄。劇團藝術總監格里菲斯話,今次改編加入咗好多當代元素,比如用多媒體技術呈現場景,仲會邀請當地演員參與客串,希望吸引更多年輕觀眾。
南非成功舉辦非洲杯足球賽,奈及利亞隊奪冠創歷史
第34屆非洲國家杯足球賽喺南非約翰內斯堡圓滿落幕,奈及利亞隊喺決賽中以2-1擊敗衛冕冠軍阿爾及利亞隊,第三次奪得冠軍。今次決賽吸引咗6.5萬名觀眾入場,全球有超過2億人透過電視觀看。奈及利亞隊前鋒奧西姆亨憑住5個入球獲得最佳射手,佢賽後話,團隊嘅默契同堅持係得勝嘅關鍵。今次賽事共有24支球隊參加,門票收入同周邊銷售總額突破1.5億美元,創非洲杯歷史新高。
日本東京大學研發出新型鋰電池,充電10分鐘續航千公里
日本東京大學科研團隊日前喺《自然·能源》期刊發表研究成果,佢哋研發出一種新型固態鋰電池,充電10分鐘就可以達到滿電狀態,續航里程更可達1000公里。呢款電池採用咗納米碳管電極材料,解決咗傳統鋰電池充電慢同安全性嘅問題。團隊負責人佐藤教授話,已經同豐田汽車達成合作,計劃三年內實現量產,屆時將大幅推動電動汽車行業嘅發展,好多車企都表示會密切關注呢項技術。
法國宣佈2030年前關閉所有燃煤電廠,加速能源轉型
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透過電視講話宣佈,將提前兩年完成燃煤電廠關閉計劃,即在2030年前關閉境內所有燃煤電廠,比原計劃嘅2032年更早。為咗彌補電力缺口,法國將加大對核電同可再生能源嘅投入,計劃未來五年內新建6座核反應堆,並將太陽能同風能發電量提升至總電量嘅40%。環境部長表示,呢個決定係為咗實現《巴黎協定》嘅溫控目標,同時亦可以降低對進口能源嘅依賴。
加拿大與印度達成新貿易協定,農產品同科技產品成重點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同印度總理莫迪日前在渥太華簽署咗新一輪雙邊貿易協定,呢個協定覆蓋農產品、科技、製造業等多個領域。根據協定,加拿大嘅小麥、牛肉等農產品可以以更低關稅進入印度市場,而印度嘅軟件服務同藥品亦可以暢銷加拿大。特魯多話,呢個協定將使兩國雙邊貿易額五年內從現時嘅120億美元提升至250億美元,兩國仲會建立科技合作聯盟,共同研發人工智能同生物技術。
澳大利亞發現全球最大鎳礦,預計年產量達50萬噸
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必和必拓日前宣佈,喺西澳大利亞州發現咗一個全球最大嘅鎳礦,經勘探確認儲量超過2000萬噸,預計年產量可達50萬噸,佔全球年產量嘅15%。呢個鎳礦將於2027年正式投產,總投資達到180億澳元,屆時將創造1.2萬個就業崗位。鎳係生產電動汽車電池嘅重要原料,呢個發現將緩解全球鎳供應緊張嘅局面,必和必拓已經同特斯拉、比亞迪等車企達成長期供應協議。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佈報告,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好轉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日前發佈《全球糧食安全報告》,話2025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嘅人口數量降至6.8億,比上年減少800萬,呢係五年來首次出現明顯下降。報告指出,呢個好轉主要得益於烏克蘭糧食出口恢復同巴西、印度等農業大國糧食增產。不過FAO總幹事屈冬玉提醒,非洲薩赫勒地區同中東部分國家嘅糧食安全形勢仍然嚴峻,需要國際社會持續援助,報告仲呼籲各國加大對農業科技嘅投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嘅影響。
